黄山市开展“433”行动护航残疾人康复
为全力办好困难残疾人康复民生实事,黄山市开展“433”行动,着力提高困难残疾人社会保障和康复服务水平,累计拨付各类帮扶资金1276.19万元,为1.18万人次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超过95%。
一是推行“四员”,建立“专责+特岗”机制。实施业务骨干专办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压实“四员”职责。政策快递员。集中开展残疾人康复最新政策宣讲55次,做到第一时间传达到位、落实到位、监管到位。业务指导员。赴康复救助机构调研检查25次,下发检查情况清单,落实整改措施22项。特事协办员。实行双向反馈、容缺办理,办理“特殊件”“紧急件”7件,解决“急难愁盼”问题43个;帮助78人次本市户籍和持居住证儿童及时享受异地康复服务。民意调查员。开展满意度调查11次,跟踪康复服务效果;设立群众意见箱16个,做到每件有回音、每事有着落。
二是承诺“三不”,实现“规范+高效”目标。规范各项目申请、审核、评估、救助及结算等流程,保障有需求的困难残疾人得到及时救助。服务受理不推诿。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等“五制”,全流程全方位为申请对象做好服务。服务创新不停歇。利用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工作群等全媒体宣讲政策、宣传典型,通过“15分钟康复圈”“预约单训”“残疾儿童筛查转诊机制”等创新提升儿童康复成效。服务质量不偏离。县级公立综合医院100%单独设立康复科,基层卫生室至少有1名人员掌握4项康复适宜技术;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障碍筛查率99%以上,依托师资骨干开展分级培训41次,举办技能竞赛13次,提升残疾预防和康复服务质量。
三是落实“三一”,营造“便民+温馨”氛围。通过筛查调查充实康复服务目录,构建以专业机构为骨干、社区为基础、家庭为依托的残疾人康复服务体系。填一张表。对历年项目对象申请本年度项目时,只需提供一张表。跑一次路。项目对象申请时由经办人员一次性告知办理要求,申请人只需要到基层残联和机构跑一趟路。建一份档。为8037人次项目对象规范建档,材料不重复提供,由经办人员及时检查更新,切实提高办理时效。
原文链接:https://fzggw.ah.gov.cn/ywdt/sxcz/1494656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加入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5安庆:精准发放城乡居...
2025-09-15蚌埠:锻造网创精兵 ...
热门资讯
2022-12-23文会中向分管处室单位...
2022-12-23全面提升“获得电力”...
2022-12-23夏文斌给分管处室宣讲...
2025-09-15万荣县开展重点社区就...
2025-09-15超千名选手同台竞技!...
2025-09-15大同市直第二批就业见...
2025-09-15临汾“人才夜市”,又...
2025-09-15岗位送到“家门口”!...
2025-09-15长治市上党区:人才夜...
2025-09-15聚蒙东合力 启技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