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区资源环境领域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新疆生地所成功举办
为搭建青年学者学术交流平台,激发博士后科研创新潜力,增强博士后建功新时代责任感、荣誉感,丰富人才引育培养渠道,6月19日至21日,由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留学人员和专家服务中心(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指导,中国科学院人事局主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承办的干旱区资源环境领域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在乌鲁木齐举办。
中国科学院院士肖文交、中国科学院新疆生地所田长彦研究员作特邀报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中国科学院人事局、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领导出席活动开幕式并致辞。自治区人社厅、科技厅、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等单位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参加了活动。
院士专家以及来自十余个省份的近百名博士、博士后等青年学者聚焦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围绕干旱区学科热点、难点和发展前沿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共同为干旱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肖文交院士介绍了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进展情况和阶段性成果,田长彦研究员在报告中勉励青年学者积极投身干旱区绿洲盐碱地生态治理伟大事业。近20名青年博士、博士后代表在会上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学术交流活动还开设3个分会场,与会青年博士、博士后分别围绕干旱区生态要素过程与效应、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等3个主题进行深入研讨。
本次活动聚焦学科前沿热点,为广大青年博士、博士后搭建了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让大家在相互学习交流和思想碰撞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激发潜能,进一步增强了新时代青年科研人员的使命感责任感,为广大青年学者抢抓时代机遇,积极投身科研工作,产出更多干旱区资源环境领域科研成果创造了条件。
活动现场
参会人员合影
人社部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司有关领导在讲话中指出,博士后是我国青年科技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此次博士后学术交流活动聚焦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围绕干旱区资源环境领域学科前沿问题展开,与新时代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高度契合,且贴合新疆发展实际,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代表性。
“干旱区生态要素过程与效应”分会场讨论
“干旱区资源利用与生态治理”分会场讨论
“干旱区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分会场讨论
原文链接:http://rst.xinjiang.gov.cn/xjrst/c112740/202406/c8f04e9b356b42c1b7dd737923ee4aa5.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上一篇:造梦者丨一个创业导师的造梦之旅
最新加入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5安庆:精准发放城乡居...
2025-09-15蚌埠:锻造网创精兵 ...
热门资讯
2025-09-15人社部调研组在我省调...
2025-09-15“艺圃讲堂”开讲! ...
2025-09-15启迪创新思维,激发创...
2025-09-15我省技工院校技能人才...
2025-09-15省人社厅开展技工院校...
2025-09-15省人社厅召开深入贯彻...
2025-09-15全省技能人才评价工作...
2022-12-23南通:构建信息化人事...
2022-12-23苏州:首个人才服务工...
2022-12-23南京:退休预审进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