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静“战疫”暖心“战贫”
雨水至,春播忙。翻地、挖沟、撒种在重庆市潼南区小渡镇高坝村,戴着口罩、扛着锄头,脱贫人员李晓强在自家蔬菜地里忙得起劲。
只需一两天时间,3亩多蔬菜种子就能全部播完。这其中,有瓢儿白、四季豆、豇豆种子。李晓强说,疫情防控期间,他不便置办农资。村干部想得周到,把种子主动送上门,农时才没耽误,真是帮了大忙。
瓢儿白种子272袋、四季豆255袋、糯玉米221袋在小渡镇农业服务中心,一项项种子等农资发放情况登记造册、清清楚楚。工作人员在全镇防疫期间,专门针对出行不便、获得农资不便的农户特别是贫困户提供配送上门服务。
不误农时,不影响贫困户搞产业增收入,作为重庆蔬菜最大产区的潼南,一手战疫,一手战贫,一项项暖心、细致的政策措施正在落地中。
在潼南区太安镇,重庆科光潼农种苗有限公司育苗大棚里,茄子、苦瓜等蔬菜种苗绿油油一片,长势喜人。
战疫需要细致冷静。我们每天入棚的工人都佩戴口罩,分散就餐,上下班各测一次体温。现阶段也主要招聘镇内的农民,保证生产正常进行。企业负责人刘斌介绍,目前,公司大棚育苗量达到200万株,将全部直接配送给区内有需求的种植散户、贫困户使用。
刘斌说,公司集中规模化育苗,帮农民省去了播种育苗的时间。预计3月份这批种苗就可以出棚,供农民直接移栽下地。蔬菜五六月份就能正常上市,农时一点不耽搁。
与种植大户不同,普通农户、贫困户生产规模较小,一般不会提前预备种子种苗,新冠肺炎疫情对他们的春播影响可能更大。潼南区农业农村委副主任吴迪介绍,为此,区里专门出台政策,对部分蔬菜种植散户的集中育苗配送费用,区财政出大头给予兜底。
适度开发疫情防控临时性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因疫情暂时不能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摸底收集贫困劳动力就业意向、培训需求和企业复工、用工需求信息,加强劳务服务,协调解决交通出行等问题,帮助有序返岗就业2月中旬,重庆出台23条政策,助力基层战疫战贫。
在重庆武隆区武陵山深处,有一个复兴村。这几年,靠着绿色、洁净的土地资源,当地老乡一亩地种出3000多元的水稻产值,群众稳定脱贫有了主导产业。
驻村第一书记张向东说,村里500多公斤稻种、50吨有机肥等生产资料年前已备好,三四月份就可以育秧播种了。
张向东说,驻村工作队也成了疫情防控队,配合村里进行防疫管控,同时细致落实春耕春管防护的要求。
下地之前要戴口罩、测体温,做好信息登记;5个技术小组每组3人,各自包干50亩果树的修枝整形,分散开作业。复兴村新发展的桃树产业,今年要开始挂果,春管任务重,但防疫措施一项也没落下。
水稻产业发展上了台阶,桃树、梨树等特色经果也是丰收在望,我们对今年巩固脱贫成果有信心。张向东说。
最新加入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5安庆:精准发放城乡居...
2025-09-15蚌埠:锻造网创精兵 ...
热门资讯
2022-12-23周海兵主持召开202...
2022-12-23省能源局党支部开展2...
2022-12-23外资经贸处党支部开展...
2022-12-23省委财经办副主任蒋俊...
2022-12-23杜中华向分管处室宣讲...
2022-12-23周海兵主持召开202...
2022-12-23省发改委举办全省依法...
2022-12-23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
2022-12-23黎东辉赴委平安建设联...
2022-12-23黎东辉到委对口联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