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社会保障舆情网!
社会保障舆情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劳动保障内参 > 正文

冒充熟人,谎称可代办养老金,女子诈骗独处老人4200元获刑十个月

发布时间:2022-07-0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作者:佚名

  南宁一女子冒充熟人,还谎称是政府工作人员,可代办养老金,其实目的只是想诈骗独处老人的钱财。近日,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法院依法审结了一起冒充熟人诈骗独处老人的刑事案件,被告人凌某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2019年3月14日16时许,凌某在江南区吴圩镇空港小区看到70多岁的老人陈某,通过套话等方式,冒充陈某的熟人向其打招呼,声称自己是政府工作人员,能帮其忙开具领取养老金的证明,让陈某每月可以多领500元,借此骗取陈某信任。

  随后,凌某以购物不够钱为由向陈某借钱,并称3月15日可到吴圩镇政府找自己还钱。陈某同意后,凌某便将其带到吴圩街供销社门口农村信用社,自己则在水街路口粉店等待。半小时后,陈某将从存折内取出的4000元现金交给凌某,当凌某送陈某到吴圩街口坐三轮车回家时,凌某想起陈某曾说自己带有少量现金,便以借钱为由再度向其索要钱财,将陈某身上剩余的200元现金一并骗走。

  法院经审理认为,凌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金额为4200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鉴于被告人凌某已退还4200元给被害人,故对其从轻处罚。根据被告人犯罪的事实、性质、情节及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判决凌某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法官说法

  这是一起典型的针对独处老人的诈骗案件,因警惕性低、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等特点,一些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更容易被不法分子所“青睐”。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套近乎、拉家常等方式,利用熟人心理,快速与老人拉近距离,从而骗取老人信任,再以各种理由索要财物,对其实施诈骗,给受害者及其家庭造成经济、精神上的双重损失。

  整治涉老诈骗离不开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除了帮助老年群体提高防范意识和甄别能力,还需要家庭和子女主动关注老年人情感需求,少一些冷漠隔阂,多一些温暖陪伴。同时,老年人自己也要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时刻保持清醒,切莫因“贪小钱,丢大钱”,陷入犯罪分子设置的诈骗陷阱。

  来源:南宁晚报


原文链接:http://rst.gxzf.gov.cn/xwdt/xwdtzyxw/t12021458.s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社会保障舆情网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联系电话:010-56232584 13391650821 010-53386791
监督电话:13031099286,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第二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
邮箱:lyscfzdy@163.com  客服QQ:3420238713 通联QQ:2135697940
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应用平台 北京法行天下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