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水:四项硬核举措助力脱贫攻坚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新余市渝水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紧紧围绕就业是最大民生这一主线,通过摸清底数、提升技能、解决就业、落实补贴等四项硬核帮扶举措,主动靠前服务,帮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尽快实现就业,助力全区脱贫攻坚。截止到目前,全区共有2255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成功实现了就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摸清底数。组织乡镇办、村(管)委会开展逐户逐人拉网式大排查,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返乡未就业贫困人员进行摸底调查,根据就业意愿、岗位需求、就业创业培训需求等不同情况分类造册,统一发区公共就业人才服务局汇总,实行动态管理,根据调查摸底情况实行有效对接和精准帮扶,助力全区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贫困人员尽快实行就业。
提升技能。按照贫困劳动力的不同培训需求,组织开展计算机、电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等就业技能培训4场,39名有培训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得到了培训,提升他们的就业技能。
解决就业。一是通过渝水就业创业网、渝水就业创业微信公号发布企业用工信息,为广大贫困劳动力与企业搭建供需服务平台,持续为全区贫困人员求职提供免费线上服务。在着力推行线上就业招聘服务的同时,针对年龄偏大,不熟悉网络操作的贫困劳动人员,实行线下就业服务。通过每季度编印1期20000份企业扶贫岗位信息专辑,安排就业直通车送岗位进乡村等方式,确保就业服务全方位,实现全覆盖。二是根据贫困劳动力的就业意愿和就业技能,开展与企业、就业扶贫车间进行岗位对接服务,2020年疫情期间,有19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通过就业推荐成功与企业达成就业意向,全区有58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推介到扶贫车间成功实现就业。三是针对全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员不能正常外出务工(含残疾人),在全区182个村委(管理处)开发扶贫公益性岗位,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主要在本村从事保洁、保绿、水库看护等公益性岗位,截止到目前,全区3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通过公益性岗位成功实现就业。四是针对疫情期间返乡贫困人员返岗难问题,通过点对点就业直通车服务,帮助广大返乡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安全、有序踏上了暖心返岗路。
落实补贴。对符合享受补贴政策的企业和个人,及时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全区为1049名符合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发放一次性交通补贴48.05万元;39名参加培训贫困劳动力发放培训补贴4.51万元、生活费补贴0.678万元、一次性求职补贴1.9万;发放就业扶贫车间吸纳城乡贫困劳动力就业补贴2.4万元;316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发放公益性岗位补贴123.526万元。
最新加入
2025-09-28国庆中秋文旅行业安全...
2025-09-26境外网络达人甘肃丝绸...
2025-09-25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厅...
2025-09-24国家数据局一行调研文...
2025-09-22第八届丝绸之路(敦煌...
2025-09-19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副...
2025-09-172025年全省文化市...
2025-09-15安庆:精准发放城乡居...
2025-09-15蚌埠:锻造网创精兵 ...
热门资讯
2025-09-12人社部启动2025年...
2025-09-12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
2025-09-12全国启动就业政策宣传...
2025-09-12境外免缴服务9月15...
2025-09-12【就业创业政策清单】...
2025-09-12技能照亮前程——第三...
2025-09-03『滕粮善品』发布一周...
2023-10-13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
2023-10-13接好接力棒 迈上新赛...
2023-10-13学习楷模传精神 植树...